肌上皮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唾液腺(如腮腺)或乳腺,其病理表现具有**界限清晰、细胞形态多样(梭形/浆细胞样/透明细胞)及免疫组化特征(如SMA/p63阳性)**等典型特点。以下是具体分析:
-
大体病理特征
肿瘤通常界限清楚,有假包膜,切面呈灰白或灰黄色,质地软硬不一(实性或囊实性)。直径多小于3cm,囊内可能含咖啡色液体,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 -
镜下核心表现
- 细胞形态多样性:以梭形、浆细胞样或透明肌上皮细胞为主,排列成片状、条索状或网状结构,腺管外周可见肌上皮增生。
- 恶性倾向标志:若出现核异型性、核分裂象>5个/10HPF或肿瘤性坏死,提示恶性转化可能。
-
特殊检查与分型
电镜下可见肌原纤维和桥粒结构,免疫组化显示SMA、p63等肌上皮标志物阳性。病理分型包括梭形细胞型(束状排列为主)和混合型(含腺管或黏液样间质)。
总结:肌上皮瘤的病理诊断需结合形态学与免疫组化,良性者预后良好,但需警惕恶性变特征。定期随访和完整切除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