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共新增91种药品,调整后医保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此次调整重点强化了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领域的用药保障,同时优化了医保药品结构。具体调整如下:
一、新增药品分类与数量
-
肿瘤用药 :新增26种,含4种罕见病用药(如肺癌、胃癌、乳腺癌等常见癌种及脊髓性肌萎缩症等罕见病);
-
慢性病用药 :新增15种,涵盖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及2种罕见慢性病;
-
罕见病用药 :新增13种,进一步覆盖脊髓性肌萎缩症等罕见病患者;
-
抗感染用药 :新增7种,包括针对耐药菌感染的药物;
-
中成药 :新增11种,涉及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
-
精神病用药 :新增4种,提升精神疾病治疗保障;
-
其他领域用药 :新增21种,涵盖麻醉、镇痛、营养支持等。
二、医保报销政策调整
-
甲类药品 :临床治疗必需、价格较低的药品,100%纳入报销范围;
-
乙类药品 :需自付10%-30%,剩余部分按医保比例报销(70-90%);
-
丙类药品 :完全自费,医保不报销,但可通过商业保险补充。
三、其他重要变化
-
创新药支持 :新增38种“全球新”创新药,占新增药品比例41.9%,反映医保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
-
罕见病保障提升 :通过新增药品和谈判降价,罕见病用药负担显著降低;
-
药品结构优化 :调出43种临床价值低或长期未供应的药品,腾出空间纳入更优质药品;
-
谈判机制 :117个目录外药品参与谈判,89个成功,平均降价63%,与2023年降幅相当。
四、实施效果预期
-
患者减负 :预计2025年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
保障覆盖 :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领域的用药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此次调整通过扩大药品覆盖范围、优化医保结构、支持创新药,进一步提升了医保对民生健康保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