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环扎手术是一种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常见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在眼球壁上放置一个环扎带,使巩膜向内凹陷,从而封闭视网膜裂孔,恢复视网膜与色素上皮的贴合,并缓解玻璃体的牵拉力。
1. 手术原理
视网膜环扎手术通过在巩膜表面放置环扎带,形成内陷的巩膜嵴,使视网膜裂孔周围的组织与色素上皮层贴合,从而封闭裂孔,阻止视网膜进一步脱离。
2. 适应症
视网膜环扎手术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 多发性视网膜裂孔;
- 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导致的视网膜脱离。
3. 手术过程
- 术前准备:术前需通过眼底检查和OCT扫描精确定位视网膜裂孔。
- 术中操作:
- 对裂孔周围进行冷凝或激光光凝,形成脉络膜瘢痕;
- 在眼球壁上放置环扎带,并通过缝合固定;
- 在环扎带内注入气体或硅油,进一步顶压视网膜裂孔。
- 术后护理:患者需保持特定体位(如俯卧位),以帮助气体或硅油顶压视网膜,促进复位。
4. 手术示意图
手术示意图通常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 裂孔定位:通过眼底检查标记裂孔位置;
- 环扎带放置:环扎带固定在巩膜表面;
- 气体或硅油注入:填充物用于顶压视网膜裂孔。
5. 术后效果
- 单次视网膜环扎手术的成功率约为80%-90%,可有效封闭视网膜裂孔,恢复视力。
- 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以监测视网膜复位情况和填充物的吸收情况。
视网膜环扎手术示意图清晰地展示了手术的每一步操作,对于患者和医生理解手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您有更多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眼科医生以获取详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