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投诉或仲裁
如果公司未为职工缴纳职工医保,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权益:
一、行政投诉与劳动监察
-
向劳动保障部门举报
可通过当地劳动监察机构投诉,提供证据材料(如工资条、劳动合同等),要求其介入调查并督促企业补缴社保。
-
申请劳动仲裁
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提起仲裁,要求补缴社保并可能获得经济补偿。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二、法律手段
-
法院诉讼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强制企业履行缴费义务。
-
滞纳金与罚款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单位逾期不缴社保的,社保部门可责令其限期缴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0.5‰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可处以欠缴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三、临时保障措施
-
转移医保类型
若长期无法缴缴社保,可考虑将职工医保转为居民医保(需符合当地政策),但会降低报销比例。建议优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欠缴问题。
-
医疗费用垫付与报销
暂时无法参保的医疗费用,可自行垫付。若后续补缴社保,医保报销年限会重新计算,但欠费期间的医疗费用需自费。
四、注意事项
-
时效性 :社保补缴一般需在欠缴之日起1-2年内提出,超过时效可能影响补缴。
-
证据留存 :保留好劳动合同、工资条、社保缴费记录等材料,为维权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措施,职工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促使用人单位履行法定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