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保新政策以财政补助再增30元、跨省共济全面推开、药品追溯码全场景监管为核心亮点,进一步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并提升服务便捷性。新规通过优化筹资结构、扩大保障范围、强化技术监管等多维度改革,实现医保待遇与基金安全的双重升级。
财政补助与个人缴费动态调整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至700元,个人缴费同步调整至400元。财政补助占筹资总额的70%,显著降低参保压力。连续参保满4年可享大病保险支付限额逐年递增激励,零报销群体次年额度同步提升,两项激励叠加最高可提高原封顶线的20%。
跨省共济与异地结算突破地域限制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实现跨省近亲属共济,覆盖配偶、父母、子女等8类亲属,11省81个统筹区已落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扩围至门诊慢特病,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5种病种,2024年结算2.38亿人次,垫付减少1947亿元。
药品耗材监管与支付改革深化
药品追溯码全链条监管6月底前全覆盖,打击假冒回流药;DRG/DIP 2.0版分组方案全国切换,病种分组精简至634个(DRG)和9250组(DIP),医保基金拨付周期缩短至20个工作日。辅助生殖、村卫生室购药等新场景纳入报销。
多层次保障体系完善
首版丙类药品目录年内发布,覆盖高值创新药;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扩面,月支付限额最高930元;医疗救助分三类兜底,特困人员住院报销100%,因病致贫患者超5000元自付部分可二次救助。
2025年医保改革通过“补资金、通堵点、强监管”组合拳,推动“保基本”向“保质量”转型。参保人需关注集中缴费期(9-12月)及属地激励细则,及时绑定家庭共济账户以最大化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