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保价格目录最新标准已正式执行,涵盖3159种药品,新增91种创新药和临床急需药品,重点支持肿瘤、慢性病、罕见病等领域,实现“提质不提价”。 本次调整以新药为主,90%新增药品为5年内上市品种,38种为“全球新”创新药,谈判成功率超90%,预计2025年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调出43种临床替代或长期未供应的药品,优化基金使用效率。
-
目录规模与结构
新版目录包含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新增药品中肿瘤用药26种、慢性病用药15种、罕见病用药13种,中成药占比12%。中药饮片892种可基金支付,民族药增至95种,体现对传统医药的支持。 -
创新药优先纳入
新增药品中90%为近5年上市新药,38种“全球新”创新药创历史新高,如长效精神病治疗药疗程费用降低30%以上。谈判阶段创新药成功率较整体高16个百分点,凸显医保对真创新的扶持。 -
精准保障与控费
通过谈判药品平均降价63%,实现“提质不提价”。例如糖尿病领域纳入疗效更优的药品,费用与原目录持平。大病保险支付限额提升至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6倍,强化高额费用保障。 -
动态调整机制
目录自2025年1月1日执行,过渡期6个月确保用药衔接。要求医疗机构2025年2月底前完成用药目录调整,不得以药占比等理由影响新药进院,“双通道”管理同步更新。 -
支付标准规范化
谈判药品执行全国统一支付标准,实际价格低于标准时按实价报销。鼓励优先配备性价比高的药品,对集采中选药直接以中选价为支付标准,减轻患者自付压力。
2024年目录调整通过科学动态机制,持续提升保障精准度与可及性。建议参保人关注地方医保局发布的执行细则,及时了解新增药品的报销流程和定点供应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