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元一针的抗癌药目前尚未纳入全国医保目录,但部分地方惠民保和商业保险已可覆盖高额费用,患者自付最低可降至8万元以下。
CAR-T细胞疗法作为突破性抗癌技术,虽疗效显著(如单针可清除80%癌细胞),但定价高达120万-129万元,远超医保30万元的年治疗费用红线。不过,2025年最新动态显示,国家医保局通过“按疗效付费”试点和地方政策创新,正逐步推动降价与报销:
-
医保现状与障碍
全国医保目录暂未纳入CAR-T疗法,主因价格过高且需个性化生产。但北京、上海等地试点“疗效挂钩支付”,若治疗3个月无效,医保仅支付50%费用,其余由药企承担。部分省份(如河南)通过大病保险二次报销,患者自付可压降至7万-8万元。 -
商业保险的兜底方案
- 百万医疗险:如众安尊享e生、太平洋蓝医保,覆盖6款CAR-T药物,报销额度达600万,年保费仅数百元;
- 地方惠民保:北京京惠保、湖南爱民保等,年费79-200元,CAR-T最高报销100万元,健康异常者亦可投保;
- 高端医疗险:支持全球特药直付,如安盛卓越馨选覆盖3种CAR-T疗法。
-
患者应对建议
优先配置“百万医疗险+惠民保”组合,锁定长期续保产品;若已患病,可申请慈善赠药或参与临床试验。目前,国产CAR-T成本正快速下降(预计未来单价15万元),医保纳入可能性将逐年提升。
提示:及时关注地方医保动态,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特药报销试点,同时尽早配置商业保险以对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