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医保不报销,在异地就医时,是可以通过医保卡刷卡的,但前提是必须完成相关的备案手续。
一、医保个人账户支付权限开通流程
-
确认参保地政策:不同地区的医保政策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先了解参保地关于医保个人账户支付权限的具体规定。一般来说,大多数地区的医保个人账户默认是开通状态,但部分地区可能需要参保人主动申请开通或满足一定条件后才能开通。
-
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操作:打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点击页面右下角的“地方专区”,再点击右上角的北京市(或其他参保地),点击“个账支付权限”。在弹出的页面中,输入图形校验码、短信验证码和医保账户密码,然后点击“使用”按钮,即可变更使用权限。需要注意的是,首次输入账户密码时,初始密码为6位数,如果输入错误多次导致账户锁定,则需要到医保账户初始密码的开户银行进行账户密码重置。
-
线下办理:如果无法通过线上方式开通或不熟悉手机操作,也可以前往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窗口进行办理。需要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医保卡等相关材料,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完成开通手续。
二、异地就医备案流程
-
确定备案类型:根据就医人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备案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长期在参保省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
- 异地转诊人员:因病情需要,在本地医院无法治疗,需要转往外地大医院进一步治疗的患者。
- 异地急诊抢救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在外地突发疾病需要紧急救治的人员。
-
选择备案方式:目前主要有线上办理和线下办理两种方式。
- 线上办理: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国家异地就医备案”,进入小程序后完成实名认证,然后按照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交备案申请。也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进行备案。
- 线下办理:可以前往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窗口办理,或者通过电话联系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进行备案。
-
提交备案申请:根据选择的备案方式,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就医地信息、备案类型等内容,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照片、户口本照片、居住证照片、单位证明等),完成备案申请。
-
查询备案结果:提交备案申请后,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或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查询备案结果,确保备案成功。
外地医保不报销时在异地就医能刷卡,但需提前开通医保个人账户支付权限并完成异地就医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