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米
关于围墙伸缩缝的设置规范,综合多个来源信息如下:
一、基本设置间距
-
常规情况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及多数工程实践,露天砌体围墙的伸缩缝间距 不超过40米 需设置一道。超过40米未设置伸缩缝时,墙体可能出现裂缝。
-
特殊场景补充
-
地质条件差异 :若地基存在不均匀沉降,伸缩缝间距需缩短至30米;
-
高差或转角部位 :需设置沉降缝或转角缝代替伸缩缝功能。
-
二、伸缩缝宽度
- 伸缩缝宽度通常为 10-30毫米 ,具体取决于墙体材质和地基条件。例如,普通砖墙建议采用20毫米左右宽度,基础埋深较大时可适当增加至30毫米。
三、设置要求
-
构造要求
伸缩缝需从基础顶面开始设置,贯穿墙体、楼板、屋顶等所有构件,但基础本身不必断开。 - 两根柱子间空隙:第一种施工方法保留30毫米,第二种隔条施工方法空隙不超过20毫米。
-
附加措施
-
基础不均匀沉降较大时,建议每20米设置一道伸缩缝;
-
保温墙体(如屋盖有保温层)时,伸缩缝间距可延长至75米。
-
四、注意事项
-
实际工程中需结合地质勘察报告调整间距,避免仅依赖固定数值;
-
伸缩缝内应填充保温材料(如水泥砂浆或专用填缝剂),并预留填缝槽。
围墙伸缩缝的设置需以40米为基本间距标准,同时结合地质、建筑结构等实际情况调整,确保建筑安全与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