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安全、经济且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肝硬化、肝癌风险。 新生儿需在出生24小时内完成首针接种,成人未接种或抗体不足者也应补种,全程按“0-1-6”程序(3针)接种,保护率超95%。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乙肝患者家属等)更需优先接种。
接种对象与程序
-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1针,1月龄和6月龄各接种1针。若母亲为乙肝携带者,需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 儿童及成人未接种者:按“0-1-6”程序补种,第1针与第2针间隔≥28天,第3针与第1针间隔≥6个月。
- 高风险人群:包括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HIV感染者等,建议定期检测抗体,不足时加强免疫。
注意事项
- 接种前:发热、急性疾病患者暂缓;过敏体质者需咨询医生。
- 接种后:留观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局部红肿或低热属正常反应,通常1-3天消退。
- 抗体监测:完成接种后1-2个月可检测抗体水平,若抗-HBs<10mIU/mL需补种。
特殊情况处理
- 意外暴露(如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针头刺伤):未接种者需立即注射免疫球蛋白并接种疫苗;已接种但抗体不足者需加强1针。
-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根据体重调整接种方案,如体重<2000g者需接种4针。
总结
乙肝疫苗的普及大幅降低了乙肝感染率,但仍有部分人群因漏种或抗体衰减面临风险。及时接种、科学补种是守护肝脏健康的关键。若您或家人属于未接种或高风险群体,建议尽快联系当地接种单位完成免疫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