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回填土的土质要求是确保道路工程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具体要求如下:
一、材料选择
-
优先级配粗粒土
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因其颗粒摩擦力大,能承受较大荷载。例如山区道路可利用天然砂卵石土,但需确保级配合理。
-
黏性土的特殊处理
-
含水量需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通常通过手握成团、落地开花判断),避免含水量过高导致弹簧土或含水量过低粘结力不足。
-
有机质含量超过8%、含水溶性硫酸盐大于5%的黏性土,需经石灰、水泥等固化剂处理或更换土源。
-
-
禁止使用不良土质
- 禁止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膨胀土等易变形土质。
二、土质处理与检测
-
杂质清除
回填土中不得含有树根、草皮、垃圾等有机物和腐殖质,需彻底清理场地。
-
特殊土质加固
-
盐渍土、膨胀土需经专业处理(如盐分结晶抑制、土体加固)后使用。
-
弱化黏性土可掺入石灰、水泥或固化剂提高强度。
-
-
试验与验收
-
回填土的含水率、最大干密度等指标需符合设计规范,压实度应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90%、三四级公路≥85%。
-
重要工程需通过压实试验确定参数,确保压实系数满足设计要求。
-
三、施工规范
-
分层厚度控制
分层厚度不宜过大(建议30cm左右),采用机械压实,避免压实不均匀。
-
含水量调整
碎石类土碾压前需充分洒水湿透,提高压实效果。
-
排水与边坡防护
-
路基下坡脚外设置排水埝和排水设施,防止雨水冲刷。
-
路基表面应具有2%-4%的向外横坡,与路拱横坡一致。
-
四、其他注意事项
-
材料来源 :优先利用基槽挖土,避免二次污染。
-
设备要求 :使用铲土车、振动辗等专业设备,确保压实效果。
-
气候因素 :干燥季节需缩短土方运输和碾压时间,减少水分散失。
通过严格把控土质选择、处理与施工规范,可有效提升路基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