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核脱水可能是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病症的前兆。以下为你展开介绍:
- 椎间盘退变:髓核主要由软骨细胞和蛋白多糖构成,正常时水分含量约占其重量的 75%-80%,富有弹性和膨胀性。随着年龄增长等原因,髓核内水分逐渐减少,弹性与膨胀性降低,体积缩小,椎间盘高度也随之降低,这是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常见表现。长期的不良姿势,如久坐、久站、弯腰负重等,会加速椎间盘退变进程,导致髓核脱水情况提前出现或加重。
- 椎间盘突出症:髓核脱水后,椎间盘失去正常弹性和张力,在此基础上,若遭受较重外伤或多次反复不明显损伤,纤维环易变得软弱甚至破裂,髓核就可能从破裂处突出。比如弯腰搬重物、腰部突然扭转等动作,都可能成为诱因。突出的髓核会压迫周围神经根,引发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 腰椎管狭窄症:髓核脱水致使椎间盘高度降低,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组织会因失去正常支撑而松弛,为维持脊柱稳定性,韧带会增生、肥厚,椎管内的空间因此变窄,进而形成腰椎管狭窄。患者常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会出现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休息后可缓解,继续行走又会再次出现。
若发现髓核脱水,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是否已发展为相关病症,以便尽早干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