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意识丧失者时,需立即采取“保安全、判状态、快呼救、稳急救”四步法:确保环境安全后,迅速判断呼吸与意识状态,拨打急救电话并启动心肺复苏(CPR)或复原体位,黄金4分钟内施救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
快速评估与呼救
轻拍双肩并大声呼唤,若无反应且呼吸异常(如喘息或无呼吸),立即拨打120并启动CPR。若呼吸正常,则调整为侧卧位(复原体位),避免窒息。 -
心肺复苏(CPR)关键操作
- 按压位置:成人胸骨下半部(两乳头连线中点),婴儿用两指或双拇指环绕按压。
- 按压标准:深度5-6厘米(成人)或胸廓1/3(儿童),频率100-120次/分钟,配合人工呼吸(30:2比例)。
- AED使用:设备到位后立即分析心律,按提示电击,电击后继续CPR。
-
特殊情况的针对性处理
- 低血糖:补充含糖食物或饮料(如患者清醒)。
- 癫痫发作:保护头部侧卧,避免强行约束肢体。
- 疑似脊柱损伤:固定颈部,多人协作轴向移动。
-
持续监测与转运
施救过程中持续观察呼吸、脉搏变化,直至专业医护人员接管。避免随意搬动患者,尤其怀疑脑卒中或内脏损伤时。
提示:日常学习急救技能(如CPR和AED操作)至关重要,多数公共场所配备AED,可通过语音指引快速使用。冷静、迅速的行动能为患者赢得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