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漠型甲亢需通过药物、碘131或手术治疗,结合营养支持与生活方式调整综合管理。其特点是症状隐匿(如消瘦、抑郁、心悸),易误诊,老年人高发,治疗需个体化且警惕甲亢危象风险。
-
明确诊断与病因筛查
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测(TSH降低、FT3/FT4升高)确诊,辅以甲状腺超声或核素扫描排查结节或肿瘤。老年人尤其需警惕非典型症状,避免误诊为心脏病或消化系统疾病。 -
核心治疗方式
- 抗甲状腺药物:首选甲巯咪唑或丙硫氧嘧啶,剂量需谨慎(老年人易出现肝损伤或粒细胞减少),需定期监测甲功与副作用。
- 碘131治疗:适用于Graves病或无法耐受药物者,能有效控制甲亢但可能引发甲减,需提前评估心脏功能。
- 手术切除:仅用于甲状腺肿大压迫、疑似恶性结节或药物/碘131无效者,术前需稳定甲状腺功能。
-
营养与生活管理
- 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补充因代谢亢进导致的消耗,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
- 预防并发症:补充钙、维生素D防骨质疏松,控制感染风险,避免劳累与情绪波动。
-
警惕危象与长期随访
淡漠型甲亢易进展为危象(表现为昏迷、心衰),需密切监测。治疗后每3-6个月复查甲功,调整方案以防复发。
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老年患者尤其需家属关注症状变化,及时就医避免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