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异常是一种因肌肉不自主收缩导致的异常运动或姿势,患者常描述为“身体不受控地扭曲、僵硬或震颤”。 典型表现包括局部肌肉持续紧绷、动作不协调,甚至影响行走、书写等日常活动。早期可能仅情绪激动时出现,后期静息时症状也持续存在,睡眠中消失。
分点展开:
- 局部肌肉异常感:常见如痉挛性斜颈(颈部不自主歪斜)、书写痉挛(握笔时手部僵硬扭曲)、足内翻(行走时足跟无法着地)。这些症状类似“落枕”或“崴脚”,但反复发作且难以自行纠正。
- 全身性扭曲与僵硬:严重时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肉持续收缩,导致脊柱、骨盆倾斜,甚至全身扭转痉挛。触摸肌肉坚硬如铅管,被动活动关节会感到均匀阻力(强直)或折刀样卡顿(痉挛)。
- 动态症状加重:随意运动可能诱发或加剧不自主动作,例如写字时手部痉挛加重,快走时下肢扭曲更明显。情绪紧张、疲劳时症状更突出,放松后短暂缓解。
- 伴随功能障碍:若累及咽喉肌肉可出现构音困难(说话含糊),面肌痉挛导致眨眼频繁,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肌肉肥大或废用性萎缩。
总结提示:若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肌肉僵硬、异常姿势或动作,尤其影响日常生活时,建议尽早就医评估。早期干预(如药物、肉毒素注射或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症状,避免病情进展。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也有助于缓解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