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土地确权工作在中央政策指导下,持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政策方向和措施如下:
一、确权范围与分类
-
可确权土地类型
包括宅基地、农用土地、建设用地、农村荒地四类。其中:
-
宅基地以户为单位,实行“一户一宅”原则,多出部分不确权;
-
农用土地在二轮承包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登记;
-
荒地归集体所有,不确权到个人。
-
-
不可确权土地类型
产权不明、存在纠纷、农民私自开垦、退耕还林土地等无法确权。
二、政策重点与新规
-
“地房一体”政策实施
2024年起,全国范围内推进“地房一体”确权登记,允许城镇户籍居民继承宅基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
历史遗留问题解决
中央要求2025年前基本解决宅基地确权遗留问题,重点清理违法建筑、超户宅基地、城镇居民购房宅基地等。
-
权益保障与规范
明确宅基地使用权的稳定性,禁止以退出土地承包权作为进城落户条件,同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三、实施步骤与要求
-
确权流程
包括申请、地籍调查、审核、登记注册、发证等环节,需覆盖全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部分地区因资金、技术限制可能无法完成。
-
质量与监督
采用人工测绘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方式,中央要求确权完成率可偏差5%,并严查地方乱收费行为。
-
特殊群体保障
-
整户迁入设区市不再确权,部分成员迁入可自愿确权;
-
老年人需抓紧办理,避免错过政策窗口期。
-
四、未来展望
通过确权登记,农村土地资源将得到更合理配置,为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探索,将推动闲置土地市场化利用。
以上政策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土地权益保护的重视,旨在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