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五清 (核心行动)
-
垃圾清理
-
清除村内垃圾堆放、塘沟污染、乱搭乱建等问题,重点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露天垃圾及房前屋后杂物,累计清理垃圾超30吨。
-
推广“门前五包”责任制,引导群众常态化维护公共区域卫生。
-
-
水体整治
- 对主要河流、塘堰开展常态化巡查与清理,打捞漂浮物、杂物,保持水域及周边干净整洁,已累计清理河道垃圾8吨。
-
道路清洁
- 压实村(社区)清扫保洁网格化责任,落实精细化标准,确保乡村公路路面无积泥、无堆积物,提升出行安全。
-
建筑规范
- 整治乱搭乱建现象,规范建筑墙面、广告牌等,改善村容村貌。
二、 四定 (管理机制)
-
责任分工
-
建立“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群联动”机制,党政班子成员包村、村干部包组、商户和村民包门口,形成全链条责任体系。
-
明确村(社区)清扫保洁网格化主体责任,落实精细化清扫标准。
-
-
制度保障
- 推行“微网实格”管理模式,通过积分制、定期巡查等手段,巩固治理成果,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三、 三美 (目标愿景)
-
环境美
- 通过“五清四定”行动,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公共空间有序,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环境。
-
生活美
- 推广垃圾分类与源头减量,建立密闭式垃圾收集点,提升生活垃圾清运效率,改善村民生活品质。
-
文明美
- 结合环境整治,培育优良乡风文明,引导村民养成卫生习惯,形成全民参与环境治理的自觉意识。
四、 实施路径
-
组织动员
-
召开专题部署会、坝坝会,通过宣传车、广播、入户宣传等方式,广泛动员群众参与。
-
组建青年理论宣讲团、文明志愿者队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
技术支撑
-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监测环境质量,优化资源配置。
-
评估反馈
- 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方案,确保行动取得实效。
通过“五清四定三美”行动,金堂县旨在实现城乡环境长效常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宜居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