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盐是一种异常偏好高盐食物的表现,通常与肾上腺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或脾胃虚寒等病理因素相关,严重时可能引发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以下是关键点解析:
-
病理机制
嗜盐常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因钠离子排泄过多导致身体主动寻求盐分补充。中医则认为与脾胃虚寒、湿浊内蕴有关,典型症状包括口淡无味、面色萎黄等,需通过健脾化湿调理。 -
疾病关联性
慢性肾病、电解质失衡(如低钠高钾)或药物副作用可能引发嗜盐行为。例如,肾功能受损者因代谢异常可能对盐分需求增加,需通过血液生化检查确诊。 -
健康风险
长期高盐摄入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增加高血压、心力衰竭风险,并加速钙流失导致骨质疏松。每日盐摄入量建议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品过量食用。 -
治疗与调整
西医针对病因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如肾上腺功能减退),中医则采用温阳化湿方剂(如胃苓汤加减)。日常需逐步减少盐摄入,增加蔬果比例并定期监测电解质。
若出现无法自控的嗜盐行为或伴随水肿、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避免自行用药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