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地名,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信息:
一、名称含义
-
藏语本义
"果洛"在藏语中意为 "反败为胜的头人" ,源自古代部落首领通过智谋击败强敌后建立部落的历史传说。例如,清代文献中提到的"郭罗克松"(昂欠本、班玛本、阿什羌本三部落)即因反败为胜而得名。
-
历史演变
-
清代初期称"俄洛",民国后改为"果洛",沿用至今。
-
近现代因脱离西藏噶厦政府管辖,成为独立行政区划名称。
-
二、地理与历史背景
-
地理位置
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祁连山与巴颜喀拉山交汇地带,东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南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
历史沿革
-
元代属吐蕃等路宣慰司,明代归朵甘思宣慰司管辖,清代属和硕特蒙古政权。
-
民国时期曾设行政督察区,1979年成为青海省直管县级行政单位,2014年被批准为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三、文化象征
果洛在藏族文化中象征着 坚韧与智慧 ,其名称与当地民族在高原生存中形成的顽强精神相契合。例如,阿尼玛卿雪山作为果洛的标志性景观,常被赋予"神山"的意象,象征着守护与力量。
果洛既是历史传说与民族精神的结晶,也是地理疆域与文化认同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