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报销
低保户在医疗救助方面的报销政策需结合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两个层面综合理解,具体如下:
一、医疗保险报销
-
先保险后救助原则
低保户需先通过自身医疗保险报销医疗费用,剩余部分可申请医疗救助。例如:
-
参加“一老”或无业居民医保的低保户,住院报销额度为原报销额度的60%,肾移植等特定疾病可额外获得60%的救助,总报销比例可达84%;
-
其他医疗保险类型(如城镇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需根据具体政策确定。
-
-
报销范围限制
医疗保险通常覆盖住院费用,门诊费用(如肾移植术后抗排异药费)需符合医保目录且属于门诊统筹范围。
二、医疗救助报销
-
适用条件
符合当地医疗救助条件的低保户,在医疗保险报销后仍可申请医疗救助。医疗救助主要针对以下情况:
-
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肾移植等);
-
门诊特殊疾病(如恶性肿瘤放化疗、肾透析等);
-
急诊抢救等特殊情形。
-
-
报销比例与限额
医疗救助一般按医疗费用的60%比例报销,但需注意:
-
救助额度有年度限额,具体金额因地区而异;
-
救助对象需同时满足“低保”和“医疗救助资格”双重条件。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种牙等特殊项目的处理
种牙手术通常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需自费。但部分药品费用可能获得一定比例报销。
-
材料与流程
需提交户口簿、收入证明、医疗费用发票等材料,向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或民政部门申请救助。
四、地区政策差异
具体报销比例和限额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保障政策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低保户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民政部门,了解详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