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防护措施
-
避免强光照射
- 减少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户外活动,尤其是紫外线强烈时段。
- 外出时使用遮阳伞、宽檐帽、长袖衣物等物理遮挡,优先选择紧密编织或加防晒涂层的面料。
-
科学使用防晒霜
- 选择SPF30以上、防水型防晒霜,日晒前30分钟涂抹,每2小时或出汗后补涂。
- 配合物理防晒(衣物、帽子)效果更佳。
-
调整饮食与用药
- 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如苋菜、柑橘、芒果、海鲜等)及药物(如磺胺类、四环素类抗生素)。
-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增强皮肤抵抗力。
二、症状缓解与治疗
-
轻度症状处理
- 冷敷:用冷水或冰袋敷患处,缓解红肿瘙痒。
- 外用药物: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复方樟脑乳膏或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塞米松)。
-
口服药物治疗
-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缓解瘙痒。
- 抗光敏药物:烟酰胺、硫酸羟氯喹等,需医生指导使用。
- 严重时可能需短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
三、特殊情况处理
- 药物诱发光敏反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 职业防护:长期接触光敏物质(如沥青、染料)者,需加强防护并定期检查。
四、就医建议
若出现水疱、严重红肿或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应对皮肤光敏反应。具体用药需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