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督导记录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文件,需规范记录检查过程和结果。以下是具体内容结构及示例:
一、记录基本信息
-
机构信息
-
医疗机构名称
-
检查日期
-
检查人员及督导组信息
-
-
检查范围
-
涵盖科室(如内科、外科、儿科等)
-
检查内容(设施设备、医疗废物、手卫生、消毒灭菌、感染监测等)
-
二、检查内容与结果
-
设施设备
-
医疗器械是否合格、无损坏或过期
-
消毒设备(如紫外线灯管)是否定期维护
-
-
医疗废物管理
-
分类、储存、运输规范
-
包装物符合要求,交接登记完整
-
-
手卫生与消毒灭菌
-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
无菌操作规范,手术室、隔离室等区域清洁消毒达标
-
-
感染监测与报告
-
感染病例监测及时准确
-
传染病报告率100%
-
三、异常情况处理
-
问题记录 :详细记录不符合项的具体位置和原因
-
整改建议 :提出设备维修、人员培训、流程改进等具体措施
四、整改措施与结论
-
整改措施
-
制定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及整改期限
-
跟踪整改进度,确保落实
-
-
检查结论
-
评价整体情况(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
提出持续改进建议
-
示例内容
以下是部分检查记录的示例片段:
检查范围:外科手术室
-
设施设备 :手术器械均通过灭菌检测,无过期设备
-
消毒灭菌 :手术器械浸泡消毒液浓度达标,术后环境紫外线照射15分钟
-
手卫生 :医护人员佩戴手套后均进行手消毒
-
问题 :手术衣更换不及时
-
整改 :指定专人负责手术衣管理,每班次检查
注意事项
-
记录需客观真实,数据可量化(如灭菌率、投诉次数等)
-
定期对记录进行归档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规范记录,可有效追踪问题、落实整改,降低医院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