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粪性穿孔不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包括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结肠粪性穿孔是一种由慢性便秘引起的罕见但致命的急腹症,其主要原因是粪块在乙状结肠或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压迫肠壁,导致肠壁缺血坏死并形成溃疡,最终引发穿孔。如果不及时治疗,穿孔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腹膜炎、腹腔内感染、感染性休克等,病死率极高,甚至危及生命。
1. 引发急性腹膜炎
结肠粪性穿孔后,粪便和肠道内容物会泄漏到腹腔内,引发急性腹膜炎。这种炎症反应会导致患者出现剧烈腹痛、腹胀、全腹压痛、反跳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腹膜刺激征明显。
2. 导致感染性休克
由于腹腔内大量细菌和毒素的释放,患者可能会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这种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3. 形成腹膜炎和腹腔脓肿
穿孔后,粪便和细菌在腹腔内扩散,可能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或腹腔脓肿。这些病变不仅加重患者的病情,还可能导致长期的并发症,如腹膜粘连、肠梗阻等。
4. 增加病死率
结肠粪性穿孔的预后通常较差,未经治疗的患者病死率高达30%-50%。即使经过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术后恢复困难,死亡率仍然较高。
5.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即使患者幸存,结肠粪性穿孔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如慢性腹痛、肠梗阻、营养不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肠粪性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腹膜炎和脓肿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最终可能危及生命。一旦确诊为结肠粪性穿孔,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患者应加强日常健康管理,预防便秘,避免诱发因素,从而降低结肠粪性穿孔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