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隐翅虫咬伤后,皮肤接触毒液会引发隐翅虫皮炎,典型症状包括红肿、灼痛、水疱或脓疱,严重时可能伴随发热或过敏反应。以下是具体表现及注意事项:
-
皮肤炎症反应
接触毒液后数小时内,皮肤会出现条状或片状红斑,伴随密集的丘疹、水疱,甚至脓疱。瘙痒和灼烧感明显,搔抓可能导致糜烂。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微瘀斑或局部肿胀,恢复后可能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
全身性症状(少数情况)
若毒液反应强烈或个体敏感,可能出现头晕、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极少数过敏体质者可能发生呼吸急促或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就医。 -
病程与护理建议
症状通常持续7-10天,期间应避免抓挠患处,防止感染。可用冷敷缓解灼痛,但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全身反应,应及时就医进行抗炎或抗过敏治疗。
隐翅虫皮炎虽多为局部反应,但及时处理能加速康复。户外活动时需注意防护,发现虫体停留皮肤切勿拍打,应轻轻吹走以防毒液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