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脱屑性肺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是一种罕见的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以肺泡内大量脱屑样巨噬细胞聚集为特征。以下为疾病关键信息:
一、基本特征
- 发病群体:多见于婴儿及儿童,最小病例为出生1天新生儿,无性别差异。
- 起病特点:可隐袭或急性起病,进展迅速,易引发心肺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二、典型症状
- 呼吸系统: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活动后加重,严重时出现发绀、鼻翼扇动、三凹征。
- 全身表现:低热(通常<38℃)、乏力、体重减轻、食欲减退,晚期可伴生长发育迟缓。
- 体征:肺部细湿啰音或呼吸音减弱,部分患儿可见杵状指/趾。
三、病因与高危因素
- 病因未明: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基因突变、病毒感染或环境污染等因素相关。
- 高危人群:有家族史者、1岁以内婴儿更易患病。
四、诊断方法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双肺弥漫性毛玻璃样或网状、片状阴影,可伴气肿大疱或胸腔积液。
- 胸部CT:更清晰显示磨玻璃样改变和间质浸润。
- 病理学检查
- 肺活检:肺泡内大量PAS染色阳性的巨噬细胞聚集,Ⅱ型肺泡上皮增生,间质淋巴细胞浸润。
- 辅助检查
- 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评估缺氧程度;血液检查排查感染或免疫异常。
五、治疗与预后
- 药物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重症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控制炎症。
- 支持治疗:吸氧改善缺氧,预防继发感染,必要时呼吸支持。
- 预后:早诊早治治愈率约60%,但病情进展快者易并发肺心病或呼吸衰竭,死亡率较高。
六、鉴别重点
需与其他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及呼吸道异物区分,结合异物吸入史、影像特征(如纵隔移位)及病理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