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鼠咬伤后的症状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局部症状
- 伤口出血
被咬部位通常可见明显皮肤破损和出血,伤口周围可能伴随轻微肿胀。 - 持续性疼痛
因神经末梢受损和炎症反应,伤口处可能持续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 红肿或皮疹
受细菌感染或过敏反应影响,伤口附近可能出现红肿、发热,甚至局部皮疹。
二、全身症状
- 感染性症状
细菌侵入体内可能导致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性感染症状,通常在咬伤后数小时内出现。 - 呼吸与神经系统症状
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头痛、头晕,甚至胸痛或肌肉痉挛。 - 淋巴结异常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急性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靠近伤口的淋巴结区域。
三、潜在严重并发症
- 破伤风风险
若伤口较深或污染严重,可能引发破伤风,表现为牙关紧闭、肌肉强直性痉挛等。 - 出血热或鼠疫
罕见情况下可能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表现为腰痛、少尿、黏膜出血)或鼠疫(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但现代社会鼠疫已极为少见。
提示: 清明踏青时若被咬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并消毒,尽快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或进行传染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