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离析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粗集料与砂浆分离的现象,主要原因及控制措施如下:
一、原材料因素
-
水泥质量问题
-
水泥细度变化影响需水量和减水剂吸附能力,细度降低时需水量减少可能导致外加剂过量使用,引发离析。
-
水泥含碱量异常会改变减水效果,含碱量降低时需调整外加剂用量。
-
保管不当导致水泥受潮、颗粒团聚,降低减水剂吸附性。
-
-
骨料级配不合理
-
粗骨料粒径过大、级配单一或片状石屑过多,影响混凝土和易性,易产生离析。
-
骨料含水率过高时,拌合水需求增加,运输过程中水分流失导致粗细集料分离。
-
二、施工工艺因素
-
外加剂使用不当
-
外加剂掺量过大或与水泥不匹配,削弱减水效果,需水量波动引发离析。
-
搅拌时间不足或振捣不密实,导致骨料下沉,砂浆层薄弱。
-
-
温度控制问题
-
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或摊铺时温度下降不一致,产生温度离析,导致路面空隙率不均。
-
搅拌温度过高会加速粗集料集中,运输过程中热量损失加剧离析风险。
-
-
摊铺工艺不当
-
摊铺机输送带布料不均,或螺旋布料器故障,造成粗集料在摊铺层局部堆积。
-
卸料时冷料堆积在受料斗两侧,与高温混合料固化速度差异引发离析。
-
三、其他因素
-
运输与储存条件
-
长途运输未覆盖或保温不当,骨料表面结冰或干燥过度,影响拌合性能。
-
集料堆放坡度不足或装载机操作不规范,导致粗细集料分层。
-
-
设备维护不当
- 搅拌设备磨损或螺旋布料器故障,影响混合均匀性。
控制措施建议 :
-
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稳定水泥细度、含碱量,规范骨料级配。
-
优化施工工艺,合理控制外加剂掺量、搅拌时间,确保温度均匀性。
-
改善运输和储存条件,规范装载机操作,减少离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