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规范分层振捣,确保密实性
混凝土振捣是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环节,需满足以下要求并达到合格标准:
一、振捣前准备
-
设备检查 :振捣器应性能良好,插头与电源连接可靠,避免漏电风险。
-
材料准备 :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减水剂等外加剂需提前调配均匀。
二、振捣操作规范
-
分层厚度
-
普通混凝土分层厚度不超过50cm,柱体等特殊部位不超过30cm。
-
自吊斗口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3m需用串桶或溜管辅助。
-
-
振捣方法
-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快插慢拔,插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避免遗漏。
-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半径1.5倍(约30-40cm),上一层混凝土振捣时插入下层5-10cm,确保结合牢固。
-
-
振捣时间
-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气泡、表面平坦为准,单次振捣时间不宜少于10s。
三、质量合格标准
-
密实性要求
-
混凝土表面应无漏振、过振现象,振捣后无蜂窝、麻面等缺陷。
-
柱体等关键部位需采用人工振捣补充。
-
-
接缝处理
-
施工缝处需凿毛清理浮浆,铺筑1.5-2cm同配比砂浆后继续浇筑,确保新旧混凝土结合。
-
预埋件、钢筋等敏感部位需保护,避免振捣棒触碰。
-
-
连续性要求
-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若需间歇,需在上一层初凝前完成下层浇筑,最长间歇时间不超过2小时。
四、注意事项
-
振捣器与模板保持5-10cm净距,避免碰撞钢筋和模板。
-
天气炎热时调整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初凝。
-
设备使用后及时保养,确保下次使用性能。
通过规范振捣操作并严格把控质量标准,可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