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混凝土柱子下脚离析严重的情况,可采取以下综合处理措施:
一、调整配合比
-
优化水灰比 :减少用水量或增加水泥用量,避免因水灰比过高导致混凝土流动性过大而离析。
-
调整砂率 :适当增加砂率,改善混凝土黏聚性,减少粗集料下沉倾向。
-
掺入矿物掺合料 :如粉煤灰、矿渣粉等,降低粗集料比例,提高混凝土工作性。
二、改进施工工艺
-
延长搅拌时间 :在砂含水量高时,延长搅拌1-2分钟,确保各组分充分混合。
-
规范振捣操作 :采用机械振捣,确保振捣时间足够(通常15-30秒),避免振捣不足导致离析。
-
控制浇筑高度 :降低浇筑高度,减少冲击力对混凝土的破坏。
三、使用外加剂
-
添加抗离析剂 :在混凝土中掺入0.1-0.5公斤抗离析剂,快速改善离析、泌水现象,且不影响力学性能。
-
调整外加剂性能 :选用保水、增稠型外加剂,或适量减少外加剂掺量(需注意坍落度损失)。
四、其他措施
-
骨料预处理 :控制骨料含水率(≤10%),避免含泥量过高,确保骨料级配合理。
-
运输与泵送优化 :缩短运输时间,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泵送时控制流速,避免气穴现象。
注意事项
-
离析轻微时可继续搅拌使用,但需密切观察坍落度变化。
-
严重离析的混凝土需报废重制,避免因后期强度不足引发安全隐患。
-
实际施工中需结合现场条件调整配合比和工艺参数,建议咨询专业机构进行试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