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发生的严重胃肠道疾病,尤其多见于早产儿或患病新生儿。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说明该疾病的特点:
1. 定义与特点
- NEC是多种因素(如早产、感染、喂养不当、肠道缺血缺氧等)导致的肠道炎症综合征,可引起肠黏膜深层坏死,严重时导致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 病变常累及回肠远端和结肠近端,典型表现为腹胀、便血及腹部X线显示的肠壁囊样积气。
2. 病因与高危因素
- 早产和低体重:肠道发育不成熟是主要风险,90%病例发生于早产儿。
- 感染:细菌或病毒入侵可能诱发肠道炎症反应。
- 喂养问题:高渗配方奶喂养、过量喂养或过早喂养可能增加风险。
- 其他因素:围产期缺氧、肠道菌群失调、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也可能参与发病。
3. 典型症状
- 早期表现:腹胀(常为首发症状)、呕吐(含胆汁或咖啡渣样物)、喂养不耐受。
- 进展期表现:便血(鲜血、果酱样便或黑便)、体温波动、呼吸窘迫、反应差。
- 危重表现:感染性休克(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多器官衰竭(呼吸、心脏、肾脏)。
4. 诊断方法
- 影像学检查:腹部X线平片显示肠壁积气或门静脉积气具有诊断意义;CT可辅助评估肠坏死范围。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提示感染或炎症反应;血气分析评估酸中毒。
5. 治疗措施
- 保守治疗:
- 立即禁食以减少肠道负担,通过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使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输注血浆或白蛋白支持。
- 手术治疗:肠穿孔、腹膜炎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切除坏死肠段并行造瘘术。
6. 预防建议
- 母乳喂养:母乳中的免疫成分可降低NEC发生风险。
- 合理喂养:早产儿需遵循循序渐进喂养原则,避免高渗或过量喂养。
- 孕期保健:减少早产发生,加强高危新生儿监护。
NEC起病急、进展快,早期识别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若新生儿出现腹胀、呕吐或便血等异常,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