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嘱执行后未签字的原因及整改措施如下:
- 原因分析 :
-
查对制度不严 :医生开具处方后,未与医嘱进行查对就直接划价,导致所取药物与医嘱、与电脑所显示内容不相符。
-
执行医嘱后签名不及时或不规范 :由于工作忙、其他事件干扰或执行者安全意识淡漠等原因,医嘱执行后未及时签字,或签字潦草难以辨认。
-
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 :医嘱未签字是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的主要问题之一。
-
药品管理混乱 :药品瓶签与内装药品不符、药品过期、需冷藏药品未放冰箱保存等管理失误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 整改措施 :
- 制定医嘱执行流程的标准 :
-
护理站护士接到医生下达的医嘱后,认真阅读及查对医嘱,无质疑后确认医嘱,打印医嘱执行单。
-
责任护士接到医嘱执行单后,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准确执行医嘱内容。对于存在疑问的医嘱,应立即询问医生,不得擅自更改。
-
医嘱执行后,应及时签字,每班护士下班前再次核对医嘱签字情况。
-
加强医嘱管理 :
-
医院和医生应加强对医嘱的管理,包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医嘱方案、正确核对医嘱内容和开具规范的医嘱等。
-
医院还可以建立医嘱审核的机制,通过对医嘱的审核和修改,提高医嘱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
-
医务人员是医嘱的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医嘱的执行情况。医院可以通过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考核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执行能力和安全意识。
-
患者教育 :
-
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具体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明确同意。对于不能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明确同意。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医嘱执行后未签字的问题,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