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医嘱查对未签名的现象,需从制度、人员和管理流程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整改措施。具体如下:
一、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
强化责任意识教育
通过定期培训、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医生、护士对医嘱查对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签名是医疗责任的基本要求。
-
规范操作流程
组织专项培训,规范医嘱书写、审核、执行流程,强调签名前的双人核对机制,减少因疏忽导致的漏签。
二、完善管理制度
-
建立奖惩机制
-
对规范签名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
对连续未签名或多次漏签的医护人员进行罚款或绩效扣分,并与职业发展挂钩。
-
-
优化审核流程
设立医嘱审核岗,利用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医嘱签名的完整性和时效性,发现异常及时预警并整改。
三、强化监督管理
-
开展专项检查
定期对医嘱查对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重点关注新入职员工、轮转护士及存在投诉记录的科室。
-
建立反馈机制
鼓励患者及家属对医嘱执行提出疑问,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四、其他改进措施
-
优化工作环境
合理布局药品存放,规范用药管理,减少因药品混淆导致的医嘱错误。
-
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定期开展抢救演练,确保医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准确执行医嘱并签名确认。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规范医嘱查对流程,降低医疗风险,提升医疗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