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小球性血尿
- 遗传性肾炎
如Alport综合征、薄基底膜肾病(良性家族性血尿),表现为持续性或复发性血尿,通常无蛋白尿或高血压。 - 急性肾炎恢复期
如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恢复期,血尿可能持续存在。 - 孤立性血尿
排除遗传性肾炎和家族性血尿后,临床诊断为孤立性血尿,可能与肾小球轻微损伤相关。
二、非肾小球性血尿
- 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 胡桃夹综合征(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因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狭窄压迫左肾静脉,表现为直立性血尿或蛋白尿。
- 泌尿系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多囊肾等。
- 泌尿系结石: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可引起无痛性血尿。
- 感染与炎症
泌尿道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可能导致血尿,常伴随尿频、尿痛等症状。 - 代谢异常
- 高钙尿症:原发性或特发性高钙尿症可导致血尿。
- 高草酸尿症:罕见,可能合并肾结石或肾功能不全。
- 其他原因
- 剧烈运动:运动后一过性血尿,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 药物或过敏:某些药物(如庆大霉素)或过敏反应可能引发血尿。
三、注意事项
- 家族史:若家族中存在血尿患者,需警惕遗传性疾病。
- 随访观察:多数单纯性血尿患儿随年龄增长症状可缓解,但需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
若发现孩子血尿,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