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肾脏病(Ischemic Nephropathy, IN),也称为肾血管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种由于肾动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严重狭窄或阻塞导致的慢性肾脏疾病。这种病理状态会引起肾脏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起肾脏组织的缺氧和损伤,最终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以及肾功能逐渐减退 。
该病的主要原因是肾动脉狭窄,这通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肾动脉内部形成斑块,从而限制了血流,减少了到达肾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除了动脉粥样硬化外,其他可能的原因还包括纤维肌发育不良、大动脉炎等 。
在临床表现方面,缺血性肾脏病患者可能会经历夜尿增多、低比重尿、高血压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可能出现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如肌酐清除率下降、血清肌酐水平升高,以及肾脏体积缩小等 。因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被激活,很多患者会出现肾血管性高血压 。
诊断缺血性肾脏病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经皮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对于不适合做肾动脉造影的患者,可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初步筛查工具 。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用来控制高血压和其他伴随疾病,如高血脂和糖尿病;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而外科手术则可能涉及动脉内膜剥离术、旁路搭桥术或自体肾移植术 。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缺血性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阶段,则可能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比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者肾移植 。预防措施应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血压和血糖、维持健康的体重等,以减少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
缺血性肾脏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症,它不仅影响肾脏本身的功能,还与全身性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联。在管理这类患者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