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
- 主要病因:肾动脉粥样硬化(占60%-75%),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
- 其他原因:大动脉炎、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
2. 症状
- 肾脏表现:早期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后期出现蛋白尿(少量至中量)、肾功能异常。
- 全身表现:顽固性高血压(常见)、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
3. 诊断
- 影像学检查:超声、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金标准为肾动脉造影。
- 功能评估: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辅助判断肾功能。
4. 治疗
- 药物治疗:降压药(如ACEI/ARB)、降脂药、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
- 介入治疗: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或成形术,适用于严重狭窄患者。
- 手术治疗:动脉内膜剥离术、旁路搭桥术等,适用于复杂病例。
5. 预后
- 早期干预可延缓肾功能恶化,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预后较差。
若有高血压难以控制或伴随肾功能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