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对症状的常用药物
-
退热止痛
- 发热、头痛时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或布洛芬(如美林),安全性较高,需按体重计算剂量。
- 注意: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含退热成分的药物,防止过量。
-
抗病毒药物
- 病毒性感冒可遵医嘱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但需早期使用才有效。
-
止咳祛痰
- 剧烈干咳可用右美沙芬;痰多时优先选择氨溴索等祛痰药,帮助排痰。
- 警惕:普通感冒咳嗽通常有自限性,若持续2周未愈需就医。
-
中成药辅助
- 风寒感冒(流清涕、怕冷)可用小儿解表颗粒;风热感冒(咽痛、黄涕)可选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 注意:中成药需辨证使用,不可随意滥用。
二、用药注意事项
-
明确病因
- 感冒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仅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 流感疑似病例需及时就医,不可自行使用抗流感处方药。
-
剂量与禁忌
- 严格按照年龄、体重计算药量,避免超量。
- 谨慎使用复方感冒药(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可能含重复成分,增加副作用风险。
-
观察与就医
- 若发热持续3天以上、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或出现皮疹,需立即就医。
- 用药期间多饮水,促进代谢。
总结
小儿感冒用药需对症、适度、遵医嘱,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退热药和祛痰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及复方制剂。若症状轻微,可先观察护理;若加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