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医疗紧急情况,通常由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引起,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以下是关于心源性休克的一些关键信息:
1. 定义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心脏无法向全身器官和组织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反应。
2. 常见原因
-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这是心源性休克的最常见原因,尤其是大面积心肌梗死。
- 心肌炎:心肌的炎症性疾病。
- 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
- 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性加重也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
- 心脏瓣膜病:如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
- 心包填塞:心包腔内积液压迫心脏,限制心脏充盈和泵血。
3. 临床表现
- 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或平均动脉压下降超过30毫米汞柱。
- 组织灌注不足:表现为少尿(尿量减少)、意识模糊、皮肤湿冷、苍白或发绀。
- 呼吸困难:由于肺部充血和缺氧。
- 心动过速:心率增快以代偿心输出量的减少。
- 精神状态改变:如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4. 诊断
- 临床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生命体征监测。
- 实验室检查:如血气分析、心肌酶谱(检测心肌损伤)、血常规、电解质等。
- 影像学检查:如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胸部X线片。
- 血流动力学监测:如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等。
5. 治疗
- 紧急复苏: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以维持血压。
- 纠正病因:如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溶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机械循环支持: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
- 氧疗和通气支持:确保足够的氧气供应。
- 其他支持治疗:如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心律失常等。
6. 预后
心源性休克的死亡率较高,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改善预后。预后取决于病因、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出现类似症状,请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