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即冲洗伤口
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15-20分钟,清除残留毒液。若条件允许,可用肥皂水辅助清洁。注意避免使用驱蚊水,因其化学成分可能加重刺激。
2. 冷敷缓解症状
清洗后可用冰袋冷敷患处10-15分钟,减轻红肿和疼痛。
3. 局部用药
• 若瘙痒明显,可外涂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乳膏);
• 若出现红肿、水疱等感染迹象,可外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
4. 口服药物(必要时)
若伴随严重过敏反应(如全身瘙痒、呼吸困难),可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或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5. 及时就医的情况
若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就医:
• 伤口溃烂、大面积红肿或持续发热;
• 头痛、呼吸困难等全身过敏反应;
• 淋巴结肿大或视力异常(毒素可能影响眼部)。
户外防护建议
• 穿长袖长裤,避免翻动石块/落叶;
• 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剂(但被咬后无效);
• 发现千足虫时勿直接拍打,可用树枝等驱赶。
注意:千足虫分泌的毒液呈酸性,若进入眼睛需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