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识别不耐受食物
- 通过记录饮食日记(记录食物与症状关联)或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确定不耐受食物。例如,检测显示对鸡蛋不耐受级别达+3时,需严格忌食。
2. 分级管理策略
- 强阳性食物(+2、+3):需完全忌食6个月以上,如牛奶、鸡蛋等。
- 中度阳性(+1):采用4天以上轮替周期,如每周食用1次。
- 轻度阳性:减少摄入量,避免每日大量食用。
3. 替代与恢复原则
- 优先选择低敏食物替代,如用羊肉替代牛肉、用大米替代小麦。
- 症状消失6个月后,可逐步恢复低敏食物,每次仅添加1种并观察反应。
4. 特殊人群建议
- 儿童:除忌口外,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执行SCD/生酮饮食(多肉蔬菜)。
- 老年人:避免剩饭剩菜,多食滋阴润燥食物(梨、银耳)及酸味果蔬(苹果、山楂)。
5. 营养补充
- 若饮食受限,可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如益生菌、ω-3脂肪酸等。
6. 注意事项
- 仔细阅读食品标签,警惕加工食品中的隐藏成分。
- 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结合药物与饮食管理。
需注意,食物不耐受管理需个体化且长期观察,建议定期复查并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