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错误做法(切勿操作)
- 禁止硬拔或拍打:蜱虫口器有倒刺,硬拔易导致头部断裂残留体内,增加感染风险;
- 避免火烧/涂酒精:可能刺激蜱虫释放更多毒素;
- 勿捏爆虫体:体液可能直接接触伤口引发感染。
二、正确处理步骤
-
工具准备
使用尖头镊子(普通镊子易夹碎虫体)或专用蜱虫夹,若没有工具需尽快就医。 -
精准移除蜱虫
- 镊子紧贴皮肤,夹住蜱虫头部(非身体),避免挤压毒囊;
- 缓慢垂直向上拔出,切勿扭转或摇晃;
- 若蜱虫深入皮肤无法自行取出,需就医通过麻醉安全处理。
-
消毒与观察
- 用碘伏或75%酒精彻底消毒伤口及双手;
- 持续观察30天,若出现发热、皮疹、肌肉酸痛等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叮咬史。
三、预防措施(后续踏青需注意)
- 穿衣防护:穿浅色长袖裤装,扎紧裤脚塞入袜子,避免草丛久坐;
- 使用驱虫剂: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的产品,衣物喷洒氯菊酯类驱虫剂;
- 归家检查:重点检查腋窝、腹股沟等隐蔽部位,宠物毛发也需梳理。
特别提醒:若蜱虫头部已断裂残留,可尝试用镊子小心清除,仍无法取出则就医。蜱传疾病潜伏期可能长达1个月,切勿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