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肌病的治疗需综合药物调整、营养支持和康复干预,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原发病调整。以下为关键治疗措施:
一、药物调整
-
停药或减量
- 长期大剂量使用类固醇激素的患者应逐步减量,避免原发病反跳。
- 若确诊为类固醇肌病,优先考虑停用相关激素或改用非含氟类制剂。
-
替代治疗
- 对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需使用氢化可的松等天然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以调节代谢。
-
辅助药物
-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肌肉疼痛和炎症。
- B族维生素:减少肌肉萎缩及骨骼肌蛋白丢失。
- 同化激素(如苯丙酸诺龙):促进肌肉修复,但需谨慎使用。
二、营养支持
- 高蛋白饮食
- 增加鱼肉、鸡蛋等优质蛋白摄入,促进肌肉修复。
- 补充关键营养素
- 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及电解质紊乱。
- 补钾:预防低钾血症导致的肌无力。
三、康复干预
- 渐进式抗阻训练
- 如举重、蹬车等,增强肌力和耐力。
- 物理治疗
- 热敷、电刺激或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僵硬。
四、注意事项
- 监测指标: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尤其是血钾、血钙)及激素水平。
- 个体化方案:需结合原发病控制需求(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调整治疗节奏。
五、预后
- 多数患者在停药或减量后数周至数月症状缓解,部分严重病例恢复期可能长达1年。
- 早期干预(如调整激素、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预后。
注:所有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调整药物或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