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血管炎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来综合判断。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诊断标准:
-
临床表现
- 皮肤表现:患者常出现皮肤损害,如红斑、丘疹、紫癜等,这些皮损可单独存在或融合成片,多对称分布,且以下肢及臀部多见。
-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疼痛、肿胀,肾脏受累时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有腹痛、恶心、上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症状,以及气促、咯血等肺部症状。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多数患者会出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部分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 尿常规:若累及肾脏,尿常规可能显示有蛋白尿、血尿等异常。
- 免疫学检查:部分患者血清中可发现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受损部位可检测到免疫球蛋白和(或)补体沉积。
-
病理学检查:这是诊断过敏性血管炎的重要手段。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周围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可发现许多白细胞核碎片。
过敏性血管炎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由于该疾病的症状与其他多种疾病相似,因此诊断过程中还需注意与类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