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人被称为“桂林人”的现象,主要源于以下历史、文化因素的综合作用:
一、历史地理基础
-
郡县制时期的行政中心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立桂林郡,其治所设在桂平(今广西桂林市桂平市)。桂林郡的名称来源于桂平,且其疆域范围覆盖了今广西东北部地区,包括桂林市及贵港市桂平市等地。桂平作为古代桂林郡的核心区域,为“桂林人”称呼提供了地理依据。
-
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桂林郡作为广西历史上第一个省级行政区划,奠定了广西文化的基础。桂平作为其治所,长期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功能,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
二、文化符号与历史人物
-
秦始皇与桂林郡
秦始皇在岭南地区设立桂林郡,标志着广西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体系。这一历史事件为广西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基础,也强化了桂平在广西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
历史人物关联
南朝齐国明帝萧鸾出生于桂林(原属桂平),其封地始安国(今桂林)成为桂林历史文化的象征,进一步提升了桂平与桂林的文化关联性。
三、语言与文化的融合
-
简称“桂”的来源
广西简称“桂”源于“八山秀水,桂树成林”的自然特征,而非单一城市名称。但桂平作为桂林郡治所的历史事实,使“桂”字与桂平、桂林紧密关联。
-
文化认同的延伸
随着历史的发展,桂平与桂林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桂平人逐渐将桂林视为文化归属的核心,形成了“桂林人”的集体认同感。
总结
桂平人称为“桂林人”的现象是历史地理、文化符号与语言认同共同作用的结果。古代桂林郡的治所地位、历史人物的关联作用,以及文化符号的长期影响,共同塑造了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认同。这种称呼既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也反映了文化传承的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