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蛋白血症Ⅴ型以显著升高的甘油三酯(TG)和乳糜微粒血症为特征,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指标和并发症风险进行选择,推荐以下分级用药方案:
一、核心治疗药物
-
贝特类药物(非诺贝特、苯扎贝特)
- 作为一线用药,通过激活PPAR-α受体加速TG分解,可降低TG水平达50-60%。
- 尤其适用于TG>5.6mmol/L或反复胰腺炎病史患者。 -
ω-3脂肪酸制剂(高纯度鱼油)
- 辅助降低TG,每日4g EPA+DHA可使TG下降20-30%,与贝特类联用增效明显。
二、联合用药方案
-
混合型高脂血症(TG↑+LDL-C↑)
- 贝特类(早)+他汀类(晚)分时给药,如非诺贝特联合阿托伐他汀。
- 需监测肌酸激酶(CK)和肝功能,降低横纹肌溶解风险。 -
难治性高TG血症
- 贝特类+烟酸缓释片(如Niaspan),可协同降低TG并提升HDL-C。
- 注意烟酸可能引发血糖波动,糖尿病者慎用。
三、新型药物选择
- PCSK9抑制剂(阿利西尤单抗)
- 适用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且LDL-C不达标者,可额外降低LDL-C 50%以上。
四、特殊情况处理
- 急性胰腺炎发作期
- 需禁食+胰岛素控制血糖,待病情稳定后启动贝特类治疗。
五、用药注意事项
- TG>10mmol/L时禁用他汀单药治疗,以防游离脂肪酸骤增。
- 合并糖尿病者优先选择非诺贝特,因其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 每3个月监测血脂四项,调整药物剂量或方案。
附:生活方式干预要点
- 严格限制脂肪摄入(<总热量20%),避免酒精及精制碳水。
- 每日有氧运动≥30分钟(如快走、游泳),减轻体重5-10%可显著改善TG水平。
注:具体用药需结合患者肝肾功能、合并症及药物相互作用评估,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