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需结合抗血栓、改善心肌供血及预防并发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干预。以下是临床常用且疗效明确的五类核心药物:
一、抗血小板药物
-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风险,是急性期和长期维持治疗的基础药物。
- 氯吡格雷:常与阿司匹林联用,增强抗栓效果,尤其适用于支架置入或高危患者。
二、抗凝药物
- 肝素/华法林:用于急性期预防血栓扩大,降低栓塞并发症风险,需严格监测凝血功能。
三、硝酸酯类药物
- 单硝酸异山梨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四、β受体阻滞剂
-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减少心律失常及心肌重构风险,需根据血压、心率调整剂量。
五、ACEI/ARBs类药物
- 依那普利/贝那普利:改善心肌重构,降低心力衰竭风险,需长期使用以改善预后。
用药注意事项
- 联合用药:抗血小板药与抗凝药联用时需平衡出血风险。
- 剂量调整:β受体阻滞剂应从小剂量起始,避免低血压或心动过缓。
- 监测指标:抗凝治疗需定期监测INR值,ACEI类药物需关注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