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菌病(Spirillary rat-bite fever),也称为小螺菌鼠咬热或鸡螺旋体病,是一种由小螺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疾病主要通过啮齿动物的咬伤传播给人类,其症状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并且在没有适当治疗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早期症状
螺菌病的早期症状通常在感染后的1至30天内出现,平均潜伏期为14至18天。患者首先会在原伤口处经历疼痛、肿胀、发绀等症状,随后这些区域可能会坏死并形成水疱,覆盖黑色痂皮,最终形成硬结性溃疡。局部淋巴结会肿大且有压痛,并可能伴有淋巴管炎。
中期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迅速上升至40℃以上,并伴随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及关节痛等不适。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也可能出现,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便血等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大约50%的患者会出现皮疹,这种皮疹多从咬伤部位开始,逐渐蔓延至四肢和躯干。
晚期症状
如果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螺菌病可能会进入晚期阶段,此时患者可能会面临更为严重的健康威胁:
-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一些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谵妄、昏迷、颈强直、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
- 反复发热与皮疹:未经治疗的病例中,患者的体温会在下降后再次升高,皮疹也会随之重现,这一过程可以持续3到8周,极少数情况下,这种周期性的发作可以持续一年以上。
- 并发症:长期不愈的螺菌病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内膜炎、脑膜炎、心肌炎、肝炎、肾小球肾炎、贫血、附睾炎、胸膜渗出以及脾脏肿大等。这些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还可能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在未使用抗生素的时代,未经治疗的螺菌病死亡率可达6%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自抗生素应用于临床以来,螺菌病的预后有了显著改善,大多数接受治疗的患者能够避免上述严重后果的发生。对于疑似螺菌病的患者而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并提高治愈的可能性。如果您怀疑自己或他人患有此病,请尽快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