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饮食调整
- 以低脂、低纤维、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小米粥、蔬菜汤、鸡蛋羹等。
- 少食多餐(每天6-8顿),避免加重胃负担。
- 若无法耐受固体食物,可通过鼻饲或肠内营养补充。
-
血糖控制
- 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停用可能延迟胃排空的药物(如GLP-1类似物),改用其他降糖药。
二、药物治疗
-
促胃动力药
- 多潘立酮: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断剂,耐受性较好,适用于多数患者。
- 甲氧氯普胺:中枢性促动力药,但可能引起焦虑、高催乳素血症等副作用。
-
止吐药
- 呕吐严重时可用氯丙嗪或苯海拉明缓解症状,但需注意脱水风险。
-
其他药物
- 神经营养药(如维生素B族)、抗抑郁药(如米氮平)可能辅助改善症状。
三、手术治疗
适用于长期内科治疗无效者,常见术式包括:
- 胃大部切除术、胃-空肠吻合术:减少胃容量,加速排空。
- 空肠造瘘术:直接提供营养支持。
四、营养支持
- 肠内营养:通过鼻空肠营养管直接输入小肠,减轻胃负担。
- 补充蛋白质:推荐乳清蛋白或水解蛋白,易消化吸收。
- 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纠正微量营养素缺乏。
五、其他治疗
-
中医治疗
- 中药(如健胃灵、枳实消痞丸)或针灸可能改善胃肠动力。
-
胃电起搏
- 通过电刺激恢复胃电节律,适用于术后胃轻瘫伴节律紊乱者。
-
心理干预
- 焦虑、抑郁患者需心理疏导或抗抑郁治疗。
注意事项
-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防加重症状。
- 及时就医: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
通过上述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具体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