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加重期处理
- 控制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是常见诱因,需积极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控制感染。
- 改善呼吸功能:
- 给予扩张支气管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和祛痰药(如氨溴索),保持呼吸道通畅。
- 合理氧疗: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90%。
- 必要时行无创通气(如BiPAP)或有创机械通气。
- 控制心力衰竭:
- 利尿剂:首选氢氯噻嗪(25mg/日)联合螺内酯(20-40mg/日),小剂量短期使用。
- 正性肌力药:仅用于右心衰竭严重者,如毒毛花苷K(0.125-0.25mg静注)。
- 血管扩张剂:慎用米力农等,避免体循环血压下降。
- 并发症防治:
- 纠正酸碱失衡:pH<7.2时补充5%碳酸氢钠100ml。
- 预防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二、稳定期管理
- 基础疾病控制:使用ICS+LABA(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延缓肺功能下降。
- 长期氧疗:PaO₂<60mmHg者需持续低流量吸氧(>16小时/日)。
- 康复锻炼:
- 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每日2次。
- 有氧运动: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时SpO₂保持≥90%。
- 营养支持:高蛋白、低盐饮食,控制液体摄入量。
三、日常护理要点
- 环境管理: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避免烟雾/粉尘刺激。
- 呼吸道护理:每日拍背排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 心理干预:通过音乐疗法、家庭支持缓解焦虑抑郁。
- 疫苗接种: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
四、转诊指征
出现意识障碍、持续低氧(SpO₂<90%)、难治性心律失常等情况需紧急转诊。
注:具体用药需结合血气分析、心功能评估等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如中药调理(人参白术汤)、艾灸肺俞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