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洁消毒
用温和肥皂水清洗水泡及周围皮肤,或用生理盐水冲洗。若水泡未破,可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表面。
2. 判断是否需要刺破
• 小水泡(直径<5mm):无需刺破,保持清洁干燥可自行吸收。
• 大水泡(直径≥5mm)或疼痛明显:用消毒针具(建议酒精烤针)在水泡边缘扎孔,轻轻挤压排出液体,避免撕扯泡皮。
3. 保护创面
• 涂抹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等抗生素药膏预防感染。
• 覆盖无菌纱布或透气创可贴,避免摩擦和沾水。
4. 日常护理
• 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
• 避免抓挠,忌食辛辣海鲜。
• 每日更换敷料,观察是否红肿流脓。
需立即就医的情况:
• 水泡破裂后渗液浑浊、疼痛加剧。
• 出现发热或大面积红肿。
• 水泡反复发作或伴随皮疹扩散。
小贴士:踏青时建议穿防滑透气的鞋子,使用护膝/护肘等防护用具,可减少摩擦起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