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 自身免疫因素
- 妊娠期体内的免疫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可能导致原本存在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加重或诱发新的自身免疫反应。例如,格雷夫斯病(GD)是引起妊娠期甲亢最常见的原因,患者体内会产生针对甲状腺的自身抗体,如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这种抗体能模拟促甲状腺激素(TSH)的作用,刺激甲状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导致甲亢。
- 激素水平变化
- 妊娠期间,胎盘会分泌大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 与 TSH 的结构相似,具有微弱的促甲状腺活性。在妊娠早期,hCG 水平迅速升高,可能会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TSH 水平下降。当 hCG 水平过高时,如在多胎妊娠、葡萄胎等情况下,这种刺激作用更为明显,容易引发妊娠期甲亢。
- 碘摄入异常
-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妊娠期间,孕妇对碘的需求量增加,如果碘摄入不足,甲状腺可能会通过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长期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反之,如果碘摄入过量,也可能会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因为过多的碘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 其他因素
- 遗传因素在妊娠期甲亢的发生中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的遗传史,孕妇患妊娠期甲亢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妊娠期间的精神压力、感染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增加甲亢的发病风险。例如,孕妇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状态,可能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进而影响甲状腺功能。
妊娠期甲亢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孕妇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增加胎儿早产、流产、生长受限等风险。孕妇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妊娠期甲亢。